“古风古色的小院,既可以‘打卡’拍照,还能品茶休闲,非常适合周末亲子游。”炎炎夏日,在北湖区小埠村的小埠大院,游客李女士带着老人小孩在此游玩时说。
小埠大院是由12栋有五六百年的建筑历史、极具湘南民居特色的闲置老屋改造的。小院里有乡村图书馆、汉服馆,古典庭院饰以国潮原色,被打造成一处集田园餐饮、山水民宿、传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,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体验。修旧如旧的小埠大院,诗情画意、古韵悠长,让一幢幢日渐残败的老屋重焕光彩,是当地启动“唤醒老屋”行动的一个成果展现。
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,农村空心化程度不断加剧,大量农房被长期闲置、无人问津,成为“沉睡的老屋”。近年来,我市各地纷纷开展“唤醒老屋”行动,由政府平台公司统一流转闲置老屋,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后,按照市场化方式租赁给各类主体,让古民居有了新活力。
遵循保护老屋村落,修复自然生态、盘活闲置资源,引导产业发展,各地在充分开发老屋资源时,鼓励乡贤反哺家乡,引导外来乡贤进驻乡村成为“新村民”投资兴业,还为承租人提供租金优惠、政治礼遇、项目支持、宣传推广、公共服务、要素保障等政策支持。目前,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“唤醒老屋”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一批批试点样板村,推动了乡村迸发新活力、焕发新容颜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。
“这有美丽的西河,前来观光的游客非常多,我们的农产品体验馆也很受欢迎。”在村里种了十余年黑米的肖秀玲,租下西河边两栋一百多年历史的闲置老屋作为“黑米姐姐”农家餐饮店和农产品展销馆,当地不仅给予前3年租金免费待遇,还安排她参加各类座谈、培训、观摩活动。如今,她的生意不仅红火,还以“租金保底+运营分成”方式,带动参与村民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。
年久失修的老屋,不仅埋下安全隐患、影响人居环境,还会制约乡村的发展。随着“唤醒老屋”行动的实施,破败危房、残垣断壁等基本被清理,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各地也纷纷根据老屋资源禀赋,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“唤醒”模式,伴随老屋重生的,还有乡村多元化的产业业态。
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县正和镇和谐村利用具有湘南民居风格的24栋老屋,引入市场主体进行整体运营,其中,9栋打造“梦回老屋?非遗文化研学基地”项目,建成湘昆传承馆、国学经典馆、古法造纸体验馆、陶艺剪纸馆和屋场党建场所。另外15栋打造“梦回老屋?湘台文化坊”农文旅融合项目,建设湘台文化与美食馆,集中展示湖南、台湾代表性城市的风土人情、自然景观、特色美食等,供游客及研学参观,促进两岸文化交流。同时,引进台湾观光农业新业态,建设姜黄手工研学体验馆,展示姜黄系列产品生产、加工过程及产品特性、用途等,带动形成姜黄种植、加工、销售、观光、体验为一体的全产业链,每年可为村集体收入增加20余万元。
此外,坚持市场导向,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。该村还利用废弃的旧郴嘉铁路、火车站建设“人生驿站”和“历史车轮”项目,在还原田园韵味和车站光影的同时,融入星空露营、观光小火车、农事体验、休闲运动等业态,打造集拍照打卡、益智互动、定向越野、研学教育等于一体的景点景观,今年五一期间,吸引了前来旅游打卡的游客10万人次。
无独有偶,永兴县便江街道锦里村的东头野渡,独具特色的古民居,书香馥郁,让老屋焕发了生机,无人问津的没落村也成为游人打卡的“网红村”。
“老屋、故乡就是我心灵的归宿。”东头野渡负责人李昊翰,多年从事于艺术行业及国际旅游业,他积极响应永兴县“迎老乡、回故乡、建家乡”的号召,回到家乡,在锦里村东头丘组租赁了10余栋老宅,以不破坏乡村整体景观的原则,摒弃大拆大建,依托便江风光,坚持“自然美学+本土文化”理念,建设花园式村庄,打造集文化休闲、康养度假、野奢露营、农产品消费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。自去年试营业以来,人气爆棚,高峰时期,日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。
如今,我市1000余栋“沉睡”老屋正重焕新生,一幢幢破败的房屋摇身一变,成为精品民宿、研学基地、村史展馆、农产品体验馆,“唤醒老屋”行动,不仅留住了乡情乡韵,还通过提质乡村风貌、提升文明乡风,促进了乡村发展,带动农民就业增收。
新闻热线:0735-2892485 广告:2893888 E-mail:master@czxww.cn 传真:2295893 举报电话:2886133 2893039
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新闻网投稿QQ群: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:281367893
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日报社 主办 地址: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
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